第三天,我們一起來探討化學表征的環節和方法!
專家提示
醫療器械由各種材料組成,確定材料結構和配比是評價器械生物相容性的必要的第一步,因為只有使用適當的材料才能增加器械的生物相容性。
同時,對材料的了解也是建立器械化學等同性的起點。由于制造組件和器械過程中會用到各種加工助劑和添加劑,這些化學物質是可浸提物和瀝濾物的來源。由此可知,醫療器械、組件或者構成材料的化學表征,是其毒理學風險評估和生物安全性評價不可或缺的方面?;瘜W表征數據可以通過供應商信息或文獻綜述收集,也可以通過直接測試醫療器械或材料來生成信息。
由于醫療器械的多樣性,并非所有醫療器械都需要表征所有參數,使用的表征參數應與材料或成品醫療器械相適應,由預期用途中臨床暴露時間和接觸性質決定。
材料成分組成
醫療器械的材料成分組成與其生物相容性有關,因此有必要建立該器械成分組成的特性。此環節涉及到加工過程中已知物質的測試和定量,例如合成單體的殘留,催化劑和引發劑的殘留,痕量的添加劑、加工助劑的殘留,化合物的結構等。一般這種信息材料供應商可以提供或者文獻查找,器械廠家可以根據材料的成分規格表或者文獻資料進行評估。如果信息不可獲取,則需要使用各種精密儀器,參考有關標準和方法進行測定。
了解和確定材料的成分和組成,有助于可浸提物和瀝濾物的評估和研究。
化學表征內容
化學表征分析內容廣泛,包含各種物理和化學測試類型。
物理分析: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鑒別、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的材料表面形態分析等
化學分析:
非特異成分分析:例如提取溶液的不揮發殘渣、紫外吸收、總有機碳含量等
特異性成分分析:例如可浸提物與瀝濾物(E&L)的研究
明天小編將帶領大家共同解讀化學表征重中之重的特異性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