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GB/T 24353-2022《風險管理指南》,該標準等同采用ISO 31000 :2018《風險管理指南》。
ISO 31000新舊版對比

ISO 31000:2009 風險管理的原則、框架和過程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

ISO 31000:2018 風險管理的原則、框架和過程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
ISO 31000:2018原則、框架、過程“三輪車圖”與ISO 31000:2009 “方框圖”相比表現形式變化明顯,新版用三個圓形分別表示了原則、框架和過程。
——“原則輪”核心內容為“創造與保護價值”,另外有八項原則。
——“框架輪”核心為“領導力與承諾”,包含五個步驟:整合、設計、實施、評價、改進,這個框架遵循PDCA循環。
——“過程輪”包含了:對范圍、背景和標準的定義,風險評估的主流程——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應對,溝通與咨詢,監控與評價,以及記錄與報告。這些要素形成一個閉環流程。
ISO 31000:2018與ISO 31000:2009相比:
——風險管理原則由11項原則縮減為9項,突出了“整合”的風險管理原則,注重“價值創造與保護”這一核心原則和目的,明確將組織的風險管理工作聚焦到創造和保護價值。
——框架部分,仍然采用PDCA模型,但強化了“領導力與承諾”的核心作用,明確領導層在整個風險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和職責;增加了“整合”這一環節,從組織治理層面著眼,強調風險管理與各項管理活動的整合。
——“原則輪”與“過程輪” 相互作用,強調風險管理原則要嵌入到風險管理過程之中。
——“記錄與報告”被列為風險管理“過程輪”的一部分,貫穿于整個風險管理過程。
——更加強化了風險管理工作的迭代性質,提示了在每一個流程環節,隨著新的實踐、知識和分析能力下對流程要素、方案和控制的修正。
——為了滿足多樣化的需求,保持一個更加開放和包容的系統,精簡了一部分內容。

ISO 31000的作用
ISO 31000向組織提供了一個開發、實施和持續改進風險管理的框架及方法,幫助組織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從而為組織的決策和運營以及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提供支持。
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夠改善組織績效、鼓勵創新、支持組織實現目標。通過在組織中實施和整合管理風險過程,還可以獲得以下好處:
——為相關方提供持續的、一致的和可靠的信息;
——更加清晰、知情的決策;
——快速發現、捕獲以及響應機會與風險;
——更高效地使用和分配資金和其他資源;
——減少損失的可能性和影響;
——更低的合規/審核成本;
——通過使用風險信息,簡化和改進過程,節約成本,提高運行效率。

ISO 31000的適用性
ISO 31000不是管理體系標準,不用于認證,但組織可依據該標準進行自評或委托第二方開展成熟度評估。
ISO 31000適用于任何形式的組織,包括任何公共、私有或社會企業、協會、團體或個人,也適用于組織全生命周期的任何活動,包括所有層級的決策制定、活動、流程、項目、產品、服務和業務等。

很多企業已經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些還建立了資產管理體系、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有些正在考慮建立合規管理體系、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這些管理體系幫助企業識別和管控到了某些方面的風險,并不能做到全面風險管理,而ISO 31000提供了一個風險管理的框架和方法。
企業依據ISO 31000建立適合自身的風險管理框架,將風險管理原則及實施流程整合入各項活動中,包括治理、戰略、策劃、管理、報告等經營活動,同時也將風險管理文化嵌入到組織文化和實踐中,通過系統地識別風險,開展專業風險分析與評估,制定與采取風險應對措施,幫助組織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從而支持組織實現目標。

SGS可以提供哪些ISO 31000相關服務?
● 風險管理體系培訓:講解ISO 31000基本框架、流程,風險的識別、分析和評價方法,風險管理體系建立以及與現有管理體系整合。
● 風險管理體系建立輔導:依照ISO 31000原則、框架和流程,協助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體系。
● 風險管理體系成熟度評估:對企業風險管理體系進行成熟度評估,協助企業發現改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