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相信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走進美容院——注射——變美”。

但其實,市面上宣稱含玻尿酸(學名透明質酸)的產品,多指的是透明質酸鈉,因為鈉鹽比酸更為穩定。它可以注射進肌膚,讓肌膚保持水嫩Q彈,所以也叫“水光針”。變美的誘惑很大,但風險同樣很大。網上經常有“注射假玻尿酸導致毀容”的案例。所以大部分人還是不大敢去注射的。
最近幾年,商家看準消費者的顧慮,推出了“可以吃的玻尿酸”。“玻尿酸口服液”、“ 玻尿酸飲用水”、“玻尿酸膠囊”等產品,聲稱可以“除皺抗衰”、“緊致肌膚”、“吃出水光肌”。自媒體平臺上,有關“玻尿酸食品”的動態有7800+條,有關“口服玻尿酸”的動態有2萬余條。
有的說自己喝完一個星期后改善了皮膚掉皮、發干的狀態,有的說自己購入兩箱已經喝完,法令紋已淡化不見,有些還配有自己皮膚前后對比的狀態圖。“無需注射”、“隨餐一袋”、“兩周見效”……等宣稱,聽著讓人很是心動。感覺分分鐘可以“悄悄變美驚艷所有人”。但也有消費者反饋,自己堅持服用后并沒有效果。這是怎么回事呢?“可以吃的玻尿酸” 到底是變美神器還是新的智商稅呢?
人們為什么會有攝入玻尿酸的需求?
其實:玻尿酸是一種高分子黏多糖,是一種人體自源性物質,也就是人體本來就有的物質。

這種物質廣泛存在于人體的玻璃體、關節、臍帶、皮膚等部位,潤滑關節、保濕皮膚、促進傷口愈合、抗衰老等,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是無可替代。但就是這么重要的物質,其實一直在從我們的體內流失。尤其過了30歲,會加速流失。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我們面部的衰老。沒有玻尿酸的支撐,臉部肌肉變垮,法令紋、抬頭紋、魚尾紋、眼袋等問題隨之出現。
我們體內的玻尿酸只會越來越少,靠自身的修復顯然無法對抗衰老的癥狀。所以從外界攝入玻尿酸就成了很多愛美人士的選擇。
玻尿酸可以吃嗎?安全嗎?國外也允許添加在食品中嗎?
很多人會擔心,玻尿酸不是用來注射的嗎?拿來吃會不會不安全呀?真相:安全的。
根據用途和技術要求的不同,透明質酸鈉分為三類:醫用級、化妝品級和食品級。

2021年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發布《關于蟬花子實體(人工培植)等15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9號公告),公告中擴大了新食品原料透明質酸鈉的使用范圍,可應用于乳及乳制品、飲料類、酒類、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等普通食品中,推薦食用量≤200mg/天。
所以,食品級透明質酸鈉,只要在法規規定的使用范圍和推薦食用量下,食用是安全的。
在國外:食品級的透明質酸原料,也以不同的形式和管理類別被批準上市。
目前全球市場上用于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的透明質酸產品比較普遍,比如:
在日本,透明質酸按照現存食品添加劑(Existing Food Additives)管理,除應用于保健類食品外,還在普通食品如飲料、軟糖、果醬中廣泛應用。
歐盟透明質酸(雞冠提取物,Rooster comb extract)在1997年前已有用在食品補充劑中的歷史。
韓國將透明質酸鈉按健康功能食品的功能性原料管理,透明質酸則作為食品添加劑管理。
加拿大將透明質酸鈉按照天然健康產品(natural health products,NHPs)管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嬰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是否可以食用透明質酸鈉,這方面的安全性資料不足。所以:
● 從風險預防的角度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玻尿酸。
● 這些口服類玻尿酸產品,也應當在標簽及說明書中標注不適宜的人群,和推薦使用量≤200毫克/天。
吃進去的玻尿酸真的能對人體產生功效嗎?
注射進真皮層的玻尿酸,比較有針對性,效果也立竿見影。但吃進去的玻尿酸真的能在人體中發揮功效嗎?真相:尚未有權威科學證據。
我國批準的含透明質酸鈉原料的保健食品中,涵蓋的保健功能與皮膚相關的,包括“改善皮膚水分”、“祛黃褐斑”, 這些保健功能需要通過嚴格的人體試食試驗來評估確認。目前也有其他相關的人體試食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食用玻尿酸確實可改善皮膚水分。
但這些試驗受到其方法和多組分測試材料等的影響,應通過進一步研究,以確認玻尿酸的獨立療效。也就是說,吃玻尿酸食品能否起到美容的效果,目前尚無權威的科學證據。
但:如果大家想嘗試一下玻尿酸食品,也是可以吃的。
不過,就算是吃同樣的物質,產生的效果也是因人而異。這也是為什么,對于玻尿酸食品的功效,“有的人覺得皮膚確實變水潤了,有的人覺得沒啥變化”,爭議蠻大的原因。此外,目前也沒有任何權威證據可以證明,食用玻尿酸可以促進體內玻尿酸的合成。
也就是說,人體本來的玻尿酸該減少還是會減少??梢?,即使吃玻尿酸食品有效果,這種效果也是需要長期持續的吃來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