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作為消費者,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各種滿意度調查。例如瀏覽網頁或手機App,或外出吃飯、逛商城、旅游酒店、住宅小區等等,都可能會作為被調查對象,收到來自企業或商家的詢問“您對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滿意?”
滿意度調查看似既普遍又簡單,企業難免容易產生錯覺,忽視其重要性及嚴謹性,故而隨意套用同行模板,或無設計無規劃,想問就問,說查就查。如此調查,結果不言而喻。不僅數據可信度、可靠度有待商榷,更妄論能否作為提升策略的依據了。

滿意度的概念及作用
《GB/T 19000-2016 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對“顧客滿意”作出明確定義,即顧客對其期望已經被滿足程度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客戶對企業的產品/服務實際體驗感知,與客戶預期之間產生的差距越小,客戶越滿意。
作為企業來說,滿意度調查,不只是為了評估滿意度得分,更期望通過數據研究,發現問題,彌補差距,提升服務質量,最后獲得客戶滿意、客戶忠誠,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和利潤。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一談企業如何用好滿意度調研,最關鍵要做好其中兩點工作:
1 搭建科學有效的滿意度指標體系
1. 為什么我們需要滿意度問卷之前先設計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構建過程,是企業戰略及定位重新梳理的過程,需要明確企業的服務內容、服務范圍、服務對象等??蛻魸M意度測評指標體系是客戶滿意度測評的核心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測評結果的有效性、可靠性。

2. 滿意度指標體系如何才算科學、有效?
科學、有效的滿意度指標,應該能夠反映客戶滿意度形成過程的“指標體系”!全面反映客戶體驗,重點關注客戶需求!具備完整性和系統性。
因此,滿意度指標體系需要遵循以下設計原則:

· 原則1:測評指標,必須是全面的,指標維度能覆蓋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
· 原則2:測評指標,必須是顧客認為重要的,顧客能夠體驗感知的;
· 原則3:測評指標,必須是相互獨立的,指標定義界定清晰無交叉;
· 原則4:測評指標,必須是可操作的,指標能被測量,問題可控制、可改善。

滿意度指標測評體系初次構建,過程比較復雜,需要經過內、外部訪談調研、測試、調整等,最終形式一套科學、有效的企業滿意度測評指標體系。
此外需注意,不同指標對總體滿意度的影響程度不同。因此完整的指標體系還包含指標權重分析,權重越大,說明該指標越重要,影響程度越大。
2 應用調研數據結果,提升服務質量

滿意度調研,保證數據質量前提下,數據結果的研究尤為關鍵。
通過滿意度調研,除了基本的描述性統計,企業可以知道顧客對企業提供的產品或各項服務現階段滿意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知道目前短板是什么,哪些亟需改進,優先做什么,才能有限資源最大化的提升滿意度。我們需要找到關鍵因素,結果服務現狀做出決策,將滿意度調研結果轉換為下一階段的工作,讓滿意度調研真正的服務于企業管理。
這就需要考慮各項指標重要性,利用四象限模型進一步研究分析,即各項指標滿意度結合指標重要性劃分為四個區域:

· 競爭優勢:重要性越高、且滿意度越高的指標,就是企業的競爭優勢;
· 亟需改進:重要性程度越高、但滿意度越低的指標,就是企業亟需改進的短板;
· 保持現狀:重要性低,但滿意度高的指標,就是企業已經做得比較不錯,被客戶普遍認可,企業可以繼續保持現狀的指標;
· 長期規劃:重要性低、且滿意度低的指標,在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需要進行長期規劃,徐徐圖之。

i. 通過以上的數據分析,判定企業短板,哪些亟需改進?
ii. 然后結合訪談、座談會等定性調研方式,分別了解客戶不滿意原因和其所期待的服務,為提升客戶滿意度提供解決思路。
iii. 企業內部組織小組頭腦風暴會,尋找問題解決思路。
iv. 在這些初步思路的基礎上,綜合收集意見,并借助行業經驗及執行實施情況,提煉出清晰、可行的策略建議。
如果您期望更深入了解服務質量管理的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物業滿意度管理師課程》
TRAINING 重/磅/課/程 《物業滿意度管理師課程》
本課程主要介紹物業管理滿意度研究課程,深入淺出的講解滿意度調研理論和方法,并通過物業案例進行滿意度調研實操解說,如何應用滿意度分析模型進行短板分析,從而制定當前服務提升策略、長期的風險規避及服務補救,最終形成企業特有的服務文化。
課程大綱
- 企業如何做好滿意度調研(以物業為例)
- 應用調研結果制定提升服務策略
- 基于客戶體驗的物業服務設計MOT
- 優質服務文化的構建
通過課程系統的學習,期望學員可以獲得以下知識和技能:
- 掌握策劃客戶滿意度調研的知識及技能;
- 應用調研結果分析企業問題及短板,了解制定服務提升策略的方法;
- 理解提升管理人員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的理論方法
- 了解構建企業優質服務文化的工具及應用
本文著作權歸SGS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獲得正式授權,非商業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