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危險廢物類別多,行業來源廣,危險特性復雜。企業在日常管理中,如對危險廢物處置不當,可能會引發危害嚴重、難以消除的環境污染事件,甚至可能會因為此而涉及到環境刑事案件的范疇;另一方面,企業也可能因對廢物性質不了解而無端增加危廢貯存與處置的經濟成本。
案例警示:
不久前,某企業因無證處置并提純液態廢物而被舉報, SGS受委托對液態廢物進行危險特性鑒定,結果確定被處理的液態廢物為含油危廢(HW08類廢物)。由于這家企業無任何危廢處置資質,最終作為環境事件負責人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因此,為了控制環境風險、節約環保資源、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環境管理科學性,產廢企業在日常管理中開展危險廢物鑒別工作很有必要。
危險廢物的危害
(1)破壞生態環境。隨意排放、貯存的危險廢物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擴散作用下,會污染水體和土壤,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損害。
(2)影響人類健康。人體接觸危險廢物會而引起毒害,包括中毒、致癌、致畸、致變。

危險廢物鑒別范圍
鑒別對象為固體廢物,包括喪失原有使用價值的廢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環境治理和污染控制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利用處置過程中的固體廢物,以及環境事件中未知來源的廢物等。涉及的具體廢物范圍為:醫藥廢物、有機溶劑廢物、廢礦物油、油/水、烴/水混合物或乳化液、精餾殘渣、染料/涂料廢物、有機樹脂類廢物、含鋅廢物、廢酸、廢堿、含醚廢物、廢鹵化有機溶劑、廢有機溶劑、其他廢物等。
危險廢物鑒別方法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34330-2017)判定其是否滿足固體廢物定義。
2、其是否滿足危險廢物定義,或是否為《巴塞爾公約》規定的47類應加控制的廢物類別和具有中國廢物特征的廢物類別(含鋇廢物和含鎳廢物)。
3、依據固體廢物行業來源或危險特性,判定其是否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之內。
4、如不在《名錄》之內,且無法明確其危險特性,則通過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危險特性鑒別,以確定是否表現一種或多種危險特性。
危廢鑒別主要實施場景
- 環評階段,需要明確廢物屬性;
-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變更,即原先在名錄中的廢物,在新《名錄》中未列入;
- 環境事件,需要處置的未知來源廢物。

危廢鑒別環節
生產過程中產生廢物一般鑒別周期約為3-4個月時間。
項目實施通常包括:項目前期調研及采樣準備,樣本采集和樣本測試,鑒別方案編制,鑒別方案專家論證及修改、進一步鑒別采樣、鑒別報告編制、鑒別報告專家論證及修改、報告公示等環節工作。
企業危險廢物鑒別案例
企業開展危廢鑒別工作目的是為了明確固體廢物屬性,滿足固體廢物分類管理要求,若鑒別為一般固體廢物可以為企業節約處置廢用和管理成本;若對未知屬性的固體廢物進行私自存放、處理處置,或以副產物名義轉賣給下游單位,則會被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案例說明:
SGS為某企業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100t/a的生化污泥進行危廢鑒別,通過污泥產生環節、成分分析,結合污泥產生方式制定了鑒別方案,并進行樣本采集、檢測、分析、專家論證,經以上鑒別工作認定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為企業每年節約了處置費用10余萬元,并因為危廢年產生量減少未納入區域環境重點監管單位,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

(鑒別結論報告截圖)
鑒別前準備工作以及鑒別中注意事項:
在開展危廢鑒別前,企業要注意以下列舉的事項問題,以提高危廢鑒別工作的高效開展。

另外,在開展危廢鑒別期間,產廢企業應維持正常的生產狀態,提供生產臺賬;對于已經停產的對象,應保持現狀,盡量避免進行干擾(如轉移等);并在方案評審完成后提供企業的生產計劃。
SGS危廢鑒別服務
SGS在固廢檢測及危險特性鑒別領域具有豐富項目和技術經驗,能夠依據國家法規與標準,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環境事件涉及的固體廢物進行危險特性鑒別,從來源識別、成分分析、特性檢測等多方面進行評估,提供從方案編制、樣本采集及檢測、數據統計及評估、咨詢報告編制的一站式技術服務,確保企業合規管理固體廢物,降低企業安全風險。
-
SGS危廢鑒別服務
-
危險廢物成分分析
-
危險廢物屬性鑒別
-
固廢分類咨詢
-
對固體廢物產生單位進行評估
-
編制危險廢物應急預案
-
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