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國區副總裁辛斌出席“‘碳’路可持續發展——責任中國2023 ESG盛典”,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專訪,就企業碳關稅(CBAM)應對、合理制定碳中和目標以及提升ESG管理績效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家對于市場的敏感度是最高的,尤其頭部企業在碳管理,碳減排,碳中和各個方面行動迅速。我們發現有部分企業已經制定了長期減排目標與規劃,甚至推出了碳中和產品,建成了碳中和工廠,雖然大多還是試點階段,但為行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在低碳發展的全球舞臺,核心競爭力依然是低碳技術的突破,市場手段只能是輔助,中國企業需要戰略決心,不斷創新,硬核投入,從跟隨走向引領”。
CBAM涵蓋6大行業 建議企業及時應對政策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作為全球首個碳關稅制度,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開始試運行,2026年正式起征“碳關稅”, 并在2034年之后全面取消免費配額。
SGS作為歐盟碳交易市場指定的第三方碳核查機構,能夠獲得最新的官方信息,及時幫助相關中國企業了解碳核查和減碳機制,進行適合的調整,應對潛在的挑戰。針對目前CBAM過渡期內所涵蓋的6大行業,我國受影響沖擊最大的還是鋼鐵和鋁制品行業。

辛斌建議企業,特別是明確被涵蓋在行業內的企業,需要快速了解政策內容,積極的和供應商、進口商溝通,獲得最新資訊,并且要快速學習相關的政策法規的計算內容,才能夠及時應對政策變化。“第一個申報期時間還是非常緊湊的,進口商需要在24年1月底之前提交,那我們國家的這些生產企業需要盡快核算2023年的生產數據,才好申報給進口商,以免影響未來的產品出口貿易。”
部分企業對碳中和認識存在誤區 建議企業應制訂切合實際的戰略和目標
我們在幫助企業達成碳中和的項目過程中,會遇到客戶各式各樣的問題與疑惑。有的企業今年達成碳中和了,他們不清楚這是否就意味著企業就一直是碳中和企業。另外,購買綠證和綠電可以快速幫助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企業就會想知道,是否可以一直全部購買這些碳信用,而不去實施一些節能減排的項目。
在管理上,部分企業也存在誤區,一是急于求成,把長期的碳中和目標想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二是不規范,從目標的設定,到碳減排量的核算,到碳中和實現的聲明,都不夠規范;三是部分企業急于在短時間內向公眾做出碳中和的宣告,在最近的碳中和應用周期選擇通過購買碳信用額度來實現碳中和,沒有真正系統地做更長期的維持碳中和的狀態的規劃。

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機構,SGS建議企業應該根據全球發展大勢,公司所在地的政府發展規劃,考慮自己所在行業的緊急程度,以及公司自己的綠色發展理念制訂切合實際的戰略和目標,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適度超前;同時,企業的減碳實踐應該為公司長期發展戰略服務的:減碳目標應該科學策劃,減碳措施應該切實可行,減碳效果應該經得起國際驗證。
SGS可以給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和整體的路徑建議,包括:基礎的溫室氣體排放盤查核查、制定可持續性目標、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碳中和路徑規劃、風險評估與管理、供應鏈可持續性,和企業員工培訓和團隊建立,“通過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專業知識,可以幫助企業實施有效的碳減排戰略,促進可持續發展”。
企業提升ESG管理績效 走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勢在必行
ESG的產生是源于投資者對環境和社會等非財務風險的考量,即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金融資本有責任也有能力從產業結構優化的角度引導產業重視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而風險的控制水平,取決于企業的內部治理和管理水平,環境(Environmental)和社會風險(Social)的控制也是如此,所以G—治理(Governance)成為控制環境和社會風險的重要要素。

在當前大的經濟環境之下,環境風險中氣候變化的風險尤為突出,為達到巴黎協定的設定目標,聯合國帶動全球各國制定一系列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低碳發展逐漸以立法的形式出現,這些法規和政策都是企業必須要遵守的,因此,提升ESG管理績效,響應法規和政策的要求,走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勢在必行的。
今天ESG的概念已經不僅僅在投資領域使用,而是泛指不同類型的企業都應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系統管理企業發展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而從各種數據看,環境和社會風險已經企業穩健經營的重要風險要素,并且,ESG的要求也從最初的信息披露逐漸深入產品和服務的技術領域。
不同的行業和業務模式下,企業的ESG分析按管理的重點不盡相同。從實現聯合國當前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角度,企業目前普遍關心氣候變化、資源和能源可持續利用、保護生物多樣性、消除人類的貧窮和饑餓、平等和擁有體面且健康的生活、可持續基礎設施和社區建設、可持續價值鏈的建設等等,并積極踐行的責任。

有些問題在落地實踐中的確會存在挑戰,例如如何讓所有企業都能認同并愿意為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AI技術迅速發展的同時如何做到科技向善而不是黑客肆虐、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全人類共同的目標而不是制定貿易壁壘的工具等等。
辛斌建議企業充分分析內外部運營環境,認知與自身經營密切相關的ESG要素及其可能存在的風險,從公司治理的層面將這些風險納入組織的決策過程,并將決策付諸組織的運營過程,系統化管理風險和取得ESG績效,最大程度降低這些風險發生的概率。
關于SGS
SGS是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被譽為可持續發展、質量和誠信的基準。SGS知識與管理服務事業群在醫療、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工業自動化、道路車輛、消費電子、過程工業、核電等領域大力推廣碳減排技術,致力于降低碳排放,可提供專業、高效的低碳綜合解決方案,如:SBT科學碳目標設定、ISO 14064組織或項目層面溫室氣體量化與核查、ISO 14067產品碳足跡量化與核查、ISO 14068碳中和標準、PAS 2060碳中和宣告核證、ISO 14040/ISO 14044 LCA生命周期評價、CDP披露項目咨詢、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能源審計、能效對標、節能診斷、能效測試、ESG報告編制審驗、CBI氣候債券鑒證以及綠色金融等。
本文著作權歸SGS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獲得正式授權,非商業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