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碳關稅”?
碳關稅(英文簡稱CBAM)學名又稱碳邊境調節機制,是一種邊境措施,核心是產品的碳含量。該機制是指某些商品在生產時會釋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這些商品進入歐盟關境時,需要向歐盟額外支付一筆款項,其數額與商品制造時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相關。
目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已于2023年10月開始試運行,過渡期至2025年底,2026年正式起征,并在2034年之前全面實施。至此,歐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
這也意味著,供應鏈上任何一個環節的高碳排放,都將導致出口產品付出更多的碳管制成本。
02 關于過渡期
過渡期(2023.10.1-2025.12.31)內只需要提交CBAM報告。
為規范CBAM過渡期內操作運行,歐盟委員會制定并公布了該實施細則。細則包含5大章節,40條正文及9個附件,針對過渡期內報告聲明人的報告義務、CBAM報告的監管及排放量核算等具體操作細節都做了規定。
03 報告主體是誰?如何報告?
根據法規,歐盟境內的進口商、持有報關授權者、或間接海關代表作為報告主體,應每季度進行一次CBAM報告(不遲于該季度結束后一個月內),即:
CBAM報告內容包括每類貨物的數量、產品所含的實際排放總量、產品的間接排放總量、產品在原產國支付的碳成本信息,詳細內容課件實施細則附件I。同時以上報告內容的信息收集責任將由進口商延伸至出口商。
04 如何計算產品排放量?
此次發布的過渡期實施細則的附件II-IV詳細規定了每類產品的核算邊界、納入核算范圍的排放源及氣體類別、簡單產品與復雜產品的種類、每類排放源排放氣體的量化計算公式、相關排放因子的缺省值等細則,為相關方提供了強有力的指導和支持,助力業界正確理解和應用CBAM政策法規的流程要求。
除發布的實施細則外,官方還公布了針對歐盟境外的企業指導文件以及信息收集與排放量計算工具,以幫助歐盟外出口企業更好地完成產品排放量計算,提交信息給CBAM報告主體。
從發布的實施細則可以看出歐盟碳關稅相關排放量的計算與常規企業碳核算、產品碳足跡計算有著相似計算邏輯,但是,在覆蓋范圍(核算邊界)和考慮的溫室氣體等方面仍存在差異。
目前,歐盟CBAM征收范圍僅局限于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和氫6個率先覆蓋的行業。但其實,2022年6月,“碳關稅”修正案中就包括有機化學品和塑料,雖然已經“落地”的歐盟CBAM中暫未包含這兩項,但是在未來極有可能隨著下一階段“碳關稅”擴大征收范圍而被納入。
05 紡織企業應該注意什么?
目前紡織行業并未包含在歐盟碳市場覆蓋的29種排放活動行業內,因此不會被征收碳關稅,這是由于碳市場本質是促進減排的政策工具,各國碳市場都采取“抓大放小”的思路,權衡制度成本與收效,最先著手于碳排放的主要貢獻源,如電力部門和能源密集型的基礎原材料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紡織行業雖然未納入碳市場,但并不意味著紡織行業不需要進行碳減排。在生產及后續使用和事實上,歐盟正在開發針對不同行業的專門性“綠色貿易工具”,并將在未來的貿易中投入使用。
2022年3月,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歐盟可持續和循環紡織品戰略(EU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and Circular Textiles)》及《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條例》,其中介紹了歐盟為促進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將采取的三個關鍵舉措:引入強制性生態設計要求、應對微塑料污染及推出并規范數字產品標簽。另外還強調了對于生物基材料、再生材料在價值鏈中的應用要求,數字產品護照和強制性生產者責任延伸計劃等。
這些國際政策作為紡織行業未來的動向趨勢,為出口貿易帶來了新挑戰,需要國內紡織企業提前布局考慮。

SGS如何幫助您應對碳關稅?
SGS可為企業提供專業的低碳綜合解決方案,包括產品和組織碳足跡服務、產品生命周期評價(LCA)、產品環境足跡(PEF)認證服務、Green Mark認證服務、GRS/RCS認證服務,以及資源效率驗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