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交替之際,冷空氣撤退,暖濕氣流迅速反攻。室內外溫差加大,空氣潮濕,家里“濕漉漉”的,出現“冒水”的現象,這就是回南天。 一到回南天,作為廣州人的小編就很崩潰。 尤其難纏的霉菌蠢蠢欲動,隨時準備侵襲人體的健康。 一是可能致癌 有些霉菌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足以致癌的真菌毒素。比如黃曲霉產生的黃曲霉毒素是已知的強致癌物,主要與肝癌有關。赭曲霉和某些青霉菌屬會產生產生赭曲霉毒素A,這種毒素與腎癌有關。 二是會增加呼吸道疾病風險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WHO Guideline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Dampness and Mould》中引用了多項研究,發現潮濕和霉菌暴露會導致呼吸道疾病風險增加30%-50%。 因感染霉菌而危及健康的案例比比皆是。 2022年,家住長沙市雨花區的陳先生因清洗發霉的馬桶患上“肺曲霉病”。 2023年,家住長沙市天心區的蔣女士因清理發霉的衣物后導致肺部存在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 2024年,杭州王小姐對衣柜中的霉斑進行清掃后,氣道壁上綴著大曲霉菌。 霉菌是怎么產生的呢? 霉菌繁殖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霉菌產生孢子——孢子通過空氣傳播——附著在適宜生存的環境——萌發長成菌絲,形成菌絲體——產生新的孢子——繼續傳播生長。 適宜霉菌生存的環境條件: 1. 水分:相對濕度通常需要超過60% 2. 溫度:大多數霉菌在5°C至40°C的溫度范圍內都能生長,但最適宜的溫度范圍通常在20°C至30°C之間 3. 養分:霉菌需要有機物質作為營養來源,如植物殘骸、食物殘渣等。 4. 氧氣:霉菌是好氧生物,需要氧氣進行生長。 如果放任不除,霉菌會越長越多。所以,要想徹底清除家里的霉菌: 第一步是除霉,讓產生孢子的源頭消失,阻斷霉菌產生的循環。 第二步是防霉,也就是破壞適合霉菌繁殖的環境條件,這樣即使有新傳播來的孢子,也無法存活。 如果你也正在為霉菌苦惱,以下的除霉防霉攻略肯定能幫到你。 第一步:除霉 Step.1 先做好防護措施 口罩:最好使用N95口罩,防止吸入霉菌孢子 手套:防止接觸霉菌和清潔劑 防護鏡:以防清潔劑濺入 防護衣或一次性雨衣:以免衣服被滴到清潔劑而掉色 Step.2 準備好除霉工具 墻體/浴室/廚房/木材/砧板除霉劑、84消毒液等:用來殺滅霉菌,并清除霉菌引起的顏色變化 抹布或海綿:擦拭發霉物表面 紙巾:吸滿84消毒液后貼在縫隙處殺滅霉菌 不同除霉產品的區別 其中,墻體/浴室/廚房除霉劑和84消毒液一般含有強效除霉成分次氯酸鈉或漂白劑,但側重點各不相同: 墻體除霉劑:多了保護墻體材料的成分;滲透性更好,可以深入到墻體內部去除霉菌;但對金屬、木材、塑料等材質有破壞性; 浴室除霉劑:針對潮濕環境設計,耐濕,對金屬、木材、塑料等材質也有破壞性; 廚房除霉劑:多了保護不銹鋼、塑料等廚房常見材質的成分; 84消毒液:氧化性和腐蝕性強,會對一些墻面、金屬和塑料材料造成損壞。 木材除霉劑:一般不含次氯酸鈉,含有保護木材的成分,更溫和。 砧板除霉劑:成分更安全、溫和無腐蝕、易沖洗,無殘留。 Step.3 注意事項 84消毒液具有腐蝕性,不要與含氨或酸性產品(如潔廁靈)混合使用,以免產生有毒氣體 使用任何除霉產品前,記得先小面積試用哦 Step.4 開始除霉吧~ 墻面 用墻體除霉劑噴在霉菌處,無需擦拭。如果是涂料墻面,最好是白色墻面。 木制家具 木地板 如果只是表面輕微發霉,可75%的酒精溶液噴在霉菌處;如果發霉嚴重,霉菌已深入木材內部,則需要用木材除霉劑進行除霉。 洗手間 可用浴室除霉劑,也可以用84消毒液。瓷磚縫隙、馬桶座腳邊緣等犄角旮旯的地方,可將吸滿84消毒液的紙巾敷在上面,待霉菌消失后再拿下來。 廚房 水槽縫隙、冰箱密封條等可用廚房除霉劑,或墻體/浴室除霉劑進行除霉;砧板需要用砧板專用除霉劑,最后用清水沖干凈,但如果霉菌已滲透到砧板深層,建議更換新砧板以確保食品安全。 床上用品 衣服 棉、麻、化纖、混紡等面料:如果發霉不嚴重,可以用白醋浸泡霉斑5分鐘后,再正常清洗;如果發霉嚴重,可用衣物滲透清潔劑清洗;如果是白色衣物,用漂白劑也可以。 蠶絲、真絲面料:如果發霉不嚴重,可用5%的酒精溶液涂在霉斑處,反復擦洗除去霉斑;如果發霉嚴重,則需要用蠶絲真絲專用洗滌劑清洗。 鞋子 真皮、PU皮:不建議水洗,可用海綿或軟布蘸取皮革護理膏擦拭。去不掉的霉斑,可使用補色膏或還原膏恢復原來的色彩和光澤。 磨砂皮、反絨皮:不建議水洗??捎密浰⒒蜇i毛刷清理鞋面,再用吹風機吹去刷下來的霉菌。殘留的霉斑,可以用反絨翻新劑或增艷劑進行掩蓋。 布鞋:能水洗??捎盟⒆诱喝∫挛餄B透清潔劑進行清洗。 第二步:防霉 Step.1 關閉門窗、打開除濕機 通過控制室內相對濕度,可有效減少霉菌滋生。 相對濕度>60%:霉菌孢子迅速萌發,尤其在溫暖(20-30℃)、有機物豐富的環境。 相對濕度<50%:霉菌代謝活動受抑制,難以存活繁殖。 但相對濕度也不是越低越好,也要考慮到人體的舒適度。 表1:相對濕度與霉菌生長和人體舒適度的關系 所以,室內溫度保持在30%-50%為宜,大家可以用濕度計精準監測室內濕度。 Step.2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給霉菌提供養分 廚余垃圾、冰箱中的過期肉類或奶制品、廚房抽油煙機上或烹飪器具上殘留的油脂、潮濕的浴簾、堆積的舊書廢報紙、床品衣物上的汗漬油脂、花盆中的肥料、茶葉和咖啡渣,都會給霉菌提供“食物”。 所以聰明的你們,知道該怎么做了吧~~ 參考文獻 Mold and Health [EB/OL]. https://www.epa.gov/mold/mold-and-healthl, 2024-04-10 WHO guideline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 dampness and mould [EB/OL].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89041683, 2009-01-01 繆飛 楊偉和 邱美堅,殺菌防霉劑在皮革工業中的應用,中國皮革 2015,44(18)32-35
今年的315曝光了哪些問題?保水蝦仁是怎么回事?315晚會落下帷幕,我的心碎了一地。 2025年315晚會曝光名單 翻新衛生巾倒賣七八千元一噸 一次性內褲徒手制作不滅菌 啄木鳥維修平臺亂收費 “保水蝦仁”磷酸鹽超標 “電子簽”高利貸被曝光 信息黑洞竊取個人隱私 起底騷擾電話黑色產業鏈 警惕“手機抽獎”新套路 市場公然售賣非指標電線電纜 我的眼淚像黃河水那么多,但再多也沒有蝦仁里的“水”多。202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水產品行業“保水蝦仁”、“包冰增重”亂象。 部分商家超量添加水分保持劑來增加蝦仁的含水量,主要成分為磷酸鹽。經檢測,部分產品的磷酸鹽含量超標145%,保水率高達20%;在銷售蝦仁時虛假宣傳“零添加”、“零保水劑”,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01 何為保水劑? 保水劑,GB 2760中的功能名稱為水分保持劑,是有助于保持食品中的水分而加入的物質,被廣泛應用于肉禽、蛋、水產品、乳制品、谷物制品、飲料、果蔬、油脂等,具有明顯的改善食品品質的作用。 在蝦仁加工中,常用的水分保持劑主要是磷酸鹽類,如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焦磷酸鈉等。 02 為什么冷凍蝦仁中需要添加保水劑? 蝦仁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鮮食品,其品質和口感容易受到加工和儲存過程的影響。使用保水劑的主要原因包括: 對抗冷凍損傷:蝦仁在冷凍過程中,自由水結冰會破壞細胞結構,導致解凍后汁液流失。保水劑通過鎖住水分,可減少汁液流失率,顯著提升冷凍蝦仁的商品價值。 延長保質期:通過保持蝦仁的水分,保水劑有助于延長蝦仁的保質期,減少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變質風險。 增加出品率:合理使用保水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蝦仁的重量,提高出品率,但必須嚴格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內。 03 冷凍蝦仁中磷酸鹽水分保持劑法規要求 磷酸鹽作為國際通用的食品水分保持劑,其安全性基于“劑量決定毒性”原則。 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評估意見認為磷酸鹽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40mg/(kg體重·d)。 【中國標準】GB 2760-2024對冷凍水產品中水分保持劑磷酸及磷酸鹽的使用要求有明確規定,磷酸、多種磷酸鹽可單獨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為5.0g/kg(以磷酸根(PO43-)計)。 數據來源: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國際標準】歐盟(EC) No 1333/2008,針對加工過的冷凍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磷酸鹽最大使用量為5000mg/kg(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數據來源:REGULATION (EC) No 1333/2008 04 蝦仁中的保水劑是“雙刃劍” 利:保持蝦仁品質、改善口感、提高生產效率。 弊:過量使用危害健康,可能會導致鈣磷比例失衡。而且會誤導消費者,消費者在購買時容易被外觀所迷惑,買到的是“注水蝦仁”,因增重導致重量虛高。 05 SGS可提供如下全產業鏈風險管控服務 SGS作為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為蝦仁全產業鏈提供一站式風險管控方案,服務內容涵蓋測試、審核、檢驗等多個方面。 測試服務:【磷酸鹽測試服務】SGS幫助企業規避蝦仁等水產品下架風險,協助企業完成蝦仁等冷凍水產品的生產過程監控及成品驗收。 【檸檬酸測試服務】企業可能會用無磷保水劑作為替代品,如檸檬酸等。SGS采用離子色譜法(IC)實現檸檬酸等有機酸的高精度分析,可滿足出口風險監控需求。 【冷凍水產品冰衣含量的測定】針對“包冰增重”亂象,SGS同時提供如下測試服務: 審核服務:SGS可針對蝦仁全產業鏈提供以下審核服務: 【法規符合性審核】成分合規性檢查:審核保水劑的成分是否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確保所使用的添加劑在允許的范圍內。標簽合規性審核:檢查產品標簽是否準確、完整地標注了所有使用的成分,包括保水劑的名稱、含量等,避免誤導消費者?!旧a過程審核】原料控制審核:評估蝦仁原料的質量和來源,確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因原料問題導致保水劑的不當使用。加工過程監控:對蝦仁加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審核,包括浸泡、腌制、清洗等,檢查是否按照規定的工藝和標準操作,防止保水劑的過量或不當添加。設備與環境衛生檢查:審核生產場所的設備、設施是否符合衛生標準,防止因設備不潔或環境問題導致蝦仁受到污染?!竟虒徍恕抠Y質審核:審核保水劑供應商的資質,確保其具備合法的生產、銷售資質。質量體系審核:評估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質量檢驗等環節,確保其能夠穩定提供符合要求的保水劑。 檢驗服務:SGS可為大宗水產品進出口提供全流程檢驗服務,對產品進行現場檢查和監督,確認其是否符合規定的標準和要求。 SGS為蝦仁產業提供全鏈條服務,致力于從風險預警到市場準入的閉環管理為蝦仁產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保水蝦仁”事件,不僅揭露了個別企業的逐利亂象,更凸顯了食品行業對科學監管與透明化生產的迫切需求。讓我們共同攜手,用科學檢測守護餐桌安全。
近期,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hemosphere》(化學圈)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名為《Teabag - derived micro/nanoplastics (true - to - life MNPLs) as a surrogate for real - life exposure scenario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一個與我們日常飲茶息息相關的驚人事實。研究發現,當我們使用茶包泡茶時,茶包竟會釋放出數億顆微 / 納米塑料,而且這些釋放出的塑料顆粒能夠被人體腸道細胞所吸收,進而有機會進入血液并擴散至全身。因此,作為消費者,了解微塑料,知其來源與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是至關重要的。 微塑料的定義與來源 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其概念由英國科學家Richard C. Thompson于2004年首次提出。根據來源,微塑料可分為兩類: 初級微塑料 工業生產中直接制成微小顆粒,如個人護理用品(牙膏、洗面奶)中的塑料微珠、合成紡織品脫落的微纖維。全球每年僅個人護理品衍生的微塑料排放量就高達1.2萬噸。 生產過程中因塑料磨損產生的顆粒,例如塑料包裝材料的機械摩擦。 次級微塑料 由大型塑料制品(如塑料袋、漁網)在環境中經物理風化、紫外線降解或化學腐蝕后破碎形成。這類微塑料形態多樣,包括纖維狀、碎片狀,表面多孔且比表面積大,易吸附污染物。 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微塑料廣泛存在于水體、土壤和空氣中,并且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袋泡茶中使用的塑料茶包材料(如聚丙烯或尼龍)在熱水沖泡過程中可能會釋放微塑料顆粒,這一現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微塑料的危害:從環境到人體的連鎖效應 生態毒性 微塑料可被水生生物誤食,阻塞消化道或釋放化學添加劑,導致生物死亡。 吸附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通過食物鏈富集,威脅海洋漁業資源。 人體健康風險 直接攝入:研究顯示,每人每年通過飲食和呼吸可能攝入3.9萬至12.1萬顆微塑料。人體糞便中已檢出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9種塑料。 器官損傷:動物實驗表明,微塑料可引發腸道炎癥、肝臟代謝紊亂、肺纖維化及生殖系統異常。 化學毒性:微塑料可能攜帶鄰苯二甲酸酯等內分泌干擾物,增加癌癥風險。 特殊群體風險 嬰幼兒因消化系統未發育完全,更易受微塑料影響,需減少塑料制品使用。 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國際法規與標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呼吁各國采取措施減少塑料污染,并將微塑料納入全球環境治理的重點議題。 歐盟:REACH法規附件十七,限制微塑料本身及其相關產品在歐盟范圍內的投放,從而減少微塑料對環境的污染。 美國:《無微量塑料水域法案》(Microbead-Free Waters Act of 2015)禁止銷售含有塑料微珠的個人護理產品。 中國法規與標準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要求加強塑料廢棄物管理,推動可降解替代品的研發與應用。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顯著減少塑料污染的目標,包括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 《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4年版)》(海南省 &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增加第15類:微塑料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雖然尚未針對微塑料制定具體限量標準,但已加強對食品包裝材料的安全性評估。 SGS的微塑料檢測能力與解決方案 作為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SGS具備全面的微塑料檢測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從原材料到成品的一站式服務。 1. 檢測范圍 水體中的微塑料含量 食品及飲料中的微塑料殘留 包裝材料釋放微塑料的風險評估 2. 檢測方法 顯微鏡觀察法:通過光學顯微鏡或掃描電子顯微鏡識別微塑料顆粒。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用于確定微塑料的化學成分。 拉曼光譜分析:提供更精確的分子結構信息。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LC-MS/MS):檢測低濃度微塑料及其附著的有害物質。
截至2025年2月18日晚,《哪吒2》總票房已122億!不僅躋身全球影史票房前8,更登頂中國電影票房榜首! 電影周邊被搶爆,連帶著義烏舊貨都被帶火。小編趕緊去超市看看藕粉有沒有被搶空,還好還好,能買得到。 說起藕粉,網友有不少疑惑: 1 哪吒重塑肉身為什么用藕粉?其他食材不行嗎? 圖源哪吒官方微博,如侵聯刪 其實,用藕粉重塑哪吒肉身是一種隱喻。以蓮藕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象征哪吒生逢商周亂世,歷經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痛苦磨礪后,仍不受世俗污染、無私奉獻的純潔靈魂。 2 藕粉養生的的說法,是真的嗎?還是智商稅? 最近藕粉的風很大,小編總結了爭議最大的3個說法: 藕粉能養胃 藕粉能補氣血 藕粉能緩解便秘 糖尿病人不能吃藕粉 我們來看看真相如何? 01 藕粉能養胃? 真相:有效果。 藕粉是由蓮藕加工而成的,蓮藕性味甘平,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如維生素K、維生素B12)、礦物質(如鈣、鐵、磷、鉀、鈉等常量元素及錳、鋅、銅、硒等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能為人體補充能量、滋養脾胃。 而且藕粉中的淀粉在加工過程中被轉化為細膩的粉末,易于消化和吸收,對于胃部不適或者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來說,是一種較為溫和的食品。 02 藕粉能補氣血? 真相:效果有限。 藕粉的鐵含量是蓮藕的12倍,菠菜的6倍,比很多我們平時吃的食物都要高。 但藕粉中的鐵屬于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不如紅肉和肝臟中的血紅素鐵。 03 藕粉能緩解便秘? 真相:效果非常有限。 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減少便秘的發生,有助于維持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微生態平衡?!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22)》推薦成年人每天應攝入 25~30克膳食纖維。 但藕粉中膳食纖維含量太低,對于想改善腸道健康的人群來說,通過攝入藕粉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還不如多吃點蔬菜。 04 糖尿病人不能吃藕粉? 真相:能吃。 雖然藕粉的成分90%以上都是碳水化合物,但升糖指數很低,為33,屬于低GI(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因此,糖尿病人也是能夠吃藕粉的。 3 藕粉里沒有“藕”?藕粉到底該怎么選? "老婆餅"里沒有"老婆",大家能理解。但藕粉里沒有“藕”,真的讓人很難接受! "2024年5月某品牌藕粉被爆出未檢測到“藕”成分,但檢測到了木薯粉成分。" 我們該如何挑選藕粉? 01 看是否有執行標準號 《GB/T 25733-2022藕粉質量通則》將藕粉分為純藕粉、速溶藕粉和調制藕粉三種。并明確要求純藕粉僅以蓮藕為原料加工而成,典型藕淀粉顆粒含量要≥50%;速溶藕粉和調制藕粉可以添加其他輔料,但典型藕淀粉顆粒含量要≥40%。 02 看配料表 市場上有很多種類的藕粉,為追求良好的口感會添加堅果碎、糖或者麥芽糊精等成分,但升糖指數也變得很高。不適合糖尿病人和體重管理人士食用。 所以購買藕粉時,盡量選配料表中只有蓮藕或著蓮藕排在首位的。 03 看顏色 純藕粉的顏色通常為淺灰白色至白色,呈現粉狀、片狀或塊狀,無明顯的非正常結塊。 藕粉沖調后顏色會呈藕粉特有的褐色或微紅色。因為純藕粉含有鐵元素和還原糖等成分,與空氣接觸后極易因氧化而由白色轉微紅。 4 拆開沒喝完的藕粉,還能喝嗎? 拆開了的藕粉,保質期會比包裝上注明的縮短很多。 所以開封后應盡快食用,并密封好,防止受潮結塊。如果藕粉出現異味或結塊嚴重,就不建議再食用了。最后,給自己安排一杯藕粉,去去班味。參考文獻 《高抗性淀粉速溶全藕粉加工工藝的研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GB/T 25733-2022藕粉質量通則》 香哈菜譜網 《哪吒2》登頂!用來重塑哪吒肉身的“藕粉”,營養到底怎么樣?-科普中國
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筷子,卻還是困惑選哪種材質好。 竹木筷握感舒適,但易發霉,塑料筷顏色豐富,但不耐高溫,不銹鋼筷抗霉耐用,但光滑易燙,陶瓷筷防霉不易燙,但太容易碎成渣…… 每種材質的筷子都有自己的小脾氣。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筷子也有它的“保質期”。如果不及時更換,幽門螺旋桿菌、黃曲霉素……這些餐桌上的“隱形殺手”,就可能會悄悄潛伏在筷子中,危害我們的健康。 今天,小S將從質感、防霉性、防滑性、使用感受、耐用性、性價比等維度,對竹木、塑料、不銹鋼、陶瓷這4種材質的筷子進行測評,并給出選購、養護和更換建議,幫助大家用得放心,吃得健康! 1 竹木筷——傳統雅致、日常必備 竹木筷可以說是最傳統、最常見的一種筷子。 外觀古樸典雅,看著很有質感,有檔次、品味好的飯店都比較喜歡用竹木筷。 手感好,不滑溜,夾菜體驗很好,基本是每個家庭必備。而且耐油、耐高溫,不僅夾菜能用,煎炸、烹煮食物的時候也能用。最大的缺點眾所周知,就是容易發霉,易滋生細菌,尤其在南方的梅雨季。但也有一些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和材質高檔的竹木筷,相較普通竹木筷,防霉性會好很多。 不易發霉的竹木筷怎么選? 1. 選經過碳化處理的竹筷 2. 選硬度高、油性好的木筷 3. 選有涂層的竹木筷 ● 全涂層竹木筷 防霉抗菌能力會有所提升。 但如果用的是劣質的涂層材料,它可能含有重金屬、雙酚A等有害物質,剝落后進入人體,會損害健康。 ● 部分涂層竹木筷 僅在筷子頂端非食品接觸部位保留涂層的竹木筷,雖然比全涂層的防霉性差,但比完全沒有涂層的好點,而且勝在安全。 除了選購上要注意,竹木筷也需要細心養護,才能更好地防霉,延長使用壽命。 養護技巧 1. 吃完飯立馬清洗,泡在洗碗池里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2. 單支擦洗,尤其表面有花紋的需要檢查是否有食物殘渣。 3. 充分洗凈后,放在干燥通風處晾干、或用專門設備烘干。 4. 定期用開水燙洗殺菌。 5. 不常用的竹木筷也要定期通風晾曬,保持干燥。 更換周期是多久? 上述時間只是個參考,筷子的質量和使用頻率不同,使用壽命也會有所差異。 2 塑料筷——輕便多彩、多商用 塑料筷分為兩大類:密胺筷和合金筷。其中,合金筷雖然名為“合金”,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PET或PPS塑料制成,同時可能添加玻璃纖維來調節強度。顏色比較豐富,以黑色、米色、綠色和紅色居多。質感看著比較廉價,所以高檔、有品位的餐廳不怎么愛用這種筷子。而且因為耐熱性差,用來煎炸、烹煮的話,會導致筷子變形,甚至析出有害物質,所以日常居家中也不常用。但它勝在價格低廉,又同時彌補了竹木筷容易發霉和陶瓷筷易碎的缺點,所以很受食堂、普通餐廳和小吃店的偏愛。防滑性上,它介于竹木筷和不銹鋼筷之間。 大家選購的時候,可以優選增加了磨砂防滑功能的塑料筷,夾菜體驗更好。 除了不耐高溫,塑料筷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老化、磨損,導致有害物質析出,危害健康。如果只是偶爾外出就餐時用,可以不用擔心。但如果是長期家用,就需要注意養護了。 養護方法 1. 清洗時不要揉搓。 2. 注意適用溫度,不在高溫下使用。 3. 定期更換。 更換周期是多久? 一般是半年~1年。具體的要看筷子的狀態,如果筷子變得光澤黯淡、表面出現較多劃痕和磨損,說明該換了。 3 不銹鋼筷——光潔耐用、宜攜帶外食 不銹鋼筷同時避免了竹木筷容易發霉和塑料筷不耐高溫的缺點,又堅固耐用,按理來說應該很受歡迎。 但實際上因為缺點很多、使用感太差,所以不管是家用還是商用,都不太常見,比較適合便攜外帶。 相信很多人都有被湯鍋里不銹鋼筷燙到的經歷,也會覺得冬天低溫環境下使用太過冰涼。還有網友覺得它剮蹭碗壁、掉落在地的聲音特別刺耳,無法忍受。最為大家所詬病的就是防滑性太差,即使筷頭上刻了防滑紋,也經常會有夾不上菜的尷尬情況。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缺點,就是它還存在重金屬超標的風險。 大家選購時,可以選有GB 4806.9-2023標準號的,用起來更放心。 更換周期是多久? 5年甚至更久。只要不出現明顯的損壞,如銹蝕或變形,就可以不換。 4 陶瓷筷——溫潤細膩、居家常備 陶瓷筷的材質以骨瓷為主,溫潤細膩,清新素雅,看著很是賞心悅目。 防霉性好,表面光潔,不會藏污納垢,很好清洗。而且同時避免了塑料筷不耐高溫、易老化磨損和不銹鋼筷放在鍋里幾分鐘就燙手的缺點。但它相比其他三種筷子,常見性不高,這是因為它有個最致命的缺點就是易碎,一個不小心就會“香消玉殞”,使用壽命最低可能就幾秒鐘。而且防滑性也比較差,家用和商用都不常見,只適合于特別喜歡陶瓷質地的人士。 更換周期是多久? 只要不摔碎,通常能用5年以上。如果有破損和劃痕,建議及時更換。 4種筷子的綜合比較 1. 質感:竹木筷>陶瓷筷>不銹鋼筷>塑料筷 2. 防霉性:不銹鋼筷≈陶瓷筷≈塑料筷>竹木筷 3. 防滑性:竹木筷>塑料筷>不銹鋼筷≈陶瓷筷 4. 使用感受:竹木筷>塑料筷≈不銹鋼筷>陶瓷筷 5. 耐用性:不銹鋼筷>竹木筷>塑料筷,陶瓷筷易碎,所以耐用性不穩定。 6. 性價比:塑料筷>竹木筷>不銹鋼筷>陶瓷筷。 選購建議 如果是家用:在意使用體驗的話,選竹木筷;在意耐用性的話選不銹鋼筷。 如果是開店:竹木筷顯檔次;塑料筷性價比高;不銹鋼筷最耐用。 如果是瓷器愛好者:一副質感優良的陶瓷筷,用起來心理體驗會很好。 當然,相信很多家庭都不只擁有一副筷子!多種筷子搭配,用著更靈活舒心。
今年的沖鋒衣有點火!“三合一”更是將熱度拉到高潮。 “三合一”沖鋒衣 是大家最常接觸到的一類沖鋒衣,由外層的沖鋒衣外殼和里層的抓絨或羽絨內膽構成,外殼和內膽是可拆卸的。 其中的“三合一”實際指的并不是把三件衣服合穿在一起,而是指有三種穿法:只穿外殼、只穿內膽、兩層一起穿。 沖鋒衣從小眾走入日常 最初,沖鋒衣作為一種功能性服裝,主要流行于登山、徒步等戶外運動中。但近來被大家挖寶似的發現,三合一沖鋒衣簡直是打工人的戰衣:百搭,不用苦惱怎么搭配,出門套著就走;無懼風雨,還兼具時尚舒適。 但有不法商家為了蹭流量玩起了文字游戲,把普通夾克外套宣稱成沖鋒衣。消費者奔著沖鋒衣去,結果一不小心就買成夾克外套。 那么,一款合格的沖鋒衣是什么樣的?如何辨別你買的是沖鋒衣還是夾克外套呢? 合格的沖鋒衣是什么樣的? 據國家標準GB/T 32614—2023《戶外運動服裝 沖鋒衣》,沖鋒衣定義為:采用防水透濕性能的紡織面料,加工制成的用于戶外運動的、具有防水透濕功能的服裝。 區別于普通衣服,沖鋒衣需要同時具備“防水性”、“透濕性”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特性。 ■ 防水性 常用表征指標有沾水等級、抗靜水壓等級等。 01 沾水等級 指的是沖鋒衣外層抵抗被水沾濕的能力。表現為遇水之后會呈現荷葉上露珠一樣的效果。 測試原理: 一般采用沾水法(國家標準GB/T 4745—2012《紡織品 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 沾水法》)來測定:將試樣安裝在環形夾持器上,保持夾持器與水平成45°角,試樣中心位置距噴嘴下方一定的距離。用一定量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噴淋試樣。噴淋后,通過試樣外觀與沾水現象描述及圖片的比較,確定織物的沾水等級。 等級越高,說明抗沾濕性能越好。 02 抗靜水壓等級 指的是沖鋒衣織物抵抗被水滲透的能力。 測試原理: 一般采用靜水壓法(國家標準GB/T 4744—2013《紡織品 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 靜水壓法》)來測定:以織物承受的靜水壓來表示水透過織物所遇到的阻力。在標準大氣環境條件下,試樣的一面承受持續上升的水壓,直到另一面出現三處滲水點為止,記錄第三處滲水點出現時的水壓值。 壓力值越高,表示產品越不容易被水滲透。 ■ 透濕性 又稱透汽性,指的是沖鋒衣織物水蒸氣透過的能力,代表了穿著時能透過人體散發的氣態汗液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透汽性≠透氣性。一些商家模糊概念,宣稱的“透氣性”指的是織物透過空氣的能力,和“透汽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性能。 透濕性良好的沖鋒衣可以及時將人體產生的水汽擴散至周圍的環境,從而使人體保持干爽舒適的感覺;而透濕性差的沖鋒衣會將水汽、汗液等積聚在人體表面而使人產生黏濕、悶熱等不舒適的感覺。 測試原理: 通常用透濕率(WVT)來表征透濕性,即在試樣兩面保持規定的溫、濕度條件下,規定時間內垂直通過單位面積試樣的水蒸氣質量,單位為克每平方米小時[g/(m2·h)]或克每平方米24小時[g/(m2·24h)]。 透濕率越大,表示產品的透濕性能越好。 而沖鋒衣之所以能同時“防水”和“透濕”,一般是通過如下兩種方式實現的: 一種是在普通的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制成的織物上壓合一層e-PTFE覆膜的微孔型功能結構層而成為獨立完整的單層面料,常見的有GORE-TEX、DENTIK、EVENT、3TO1-TEX等。 另一種是通過使用聚氨酯(PU)或熱塑性聚氨酯(TPU)制成親水涂層(或覆膜),覆蓋到織物上,以達到形成具有透濕透氣同時又具防水防風功效的親水型服裝織物。[1] 除了防水性和透濕性,一件合格的沖鋒衣還要符合其標簽吊牌上標注的產品標準中考核的其他理化性能要求,例如耐磨性能、起毛起球、撕破強力、化學安全等,以確保消費者的各項權益。 如何辨別你買的是沖鋒衣還是夾克? 一些商家為了魚目混珠,會特地把產品設計成常見的沖鋒衣款式,僅憑衣服外觀往往難以區分真假。 我們可以通過標簽吊牌上的執行標準來判別。 目前現行有效的沖鋒衣國家標準是GB/T 32614—2023《戶外運動服裝 沖鋒衣》,如果標簽吊牌上標注的不是這個標準,而是FZ/T 81007—2022、FZ/T 81008—2021、FZ/T 81010—2018等,說明產品的相關質量可能達不到沖鋒衣的質量要求。 此外,我們還可以查看其有沒有專業檢測機構出具的合格報告,有的話更有說服力。 沖鋒衣可以機洗嗎? 有人擔心機洗會損傷沖鋒衣的涂層或薄膜,使其不再防水了。 但其實,只要方法得當,沖鋒衣是可以機洗的。建議根據服裝標簽上的洗滌維護符號和說明文字來進行洗滌和保養。 另外,除非必要,應盡量減少沖鋒衣的洗滌次數。 參考文獻 [1] 陳飛榮. 淺談沖鋒衣面料功能性要求. 輕紡工業與技術,編輯部郵箱,2018年04期
溫暖的燭光,宜人的香氣,香薰蠟燭總是浪漫與情調的代名詞。 聚會的時候,燭光晚餐的時候,夜品書香的時候,點一支香薰蠟燭,氛圍立馬變得溫馨、舒適,歲月靜好。 此外,香薰蠟燭也可用來進行芳香療法,幫助人們緩解焦慮和抑郁,甚至提升記憶效率。 但市面上的香薰蠟燭價格不一、質量良莠不齊,常有新聞報道因品質不佳、使用不當等導致哮喘發作、過敏、引發火災的案例。 1 劣質的香薰蠟燭會導致吸入性傷害 據報道,一漢口男子前往朋友的生日派對,但在燃有香薰蠟燭的房間待了一會后,哮喘發作、呼吸困難,不得不前往醫院就診,醫生判斷是香薰蠟燭誘發了哮喘發作。香薰蠟燭的好壞,關鍵在于蠟材。 上述案例中使用的香薰蠟燭,應該就是用石蠟制作的,這是一種人造蠟材,從石油、化學制劑餾出物、石油炭黑等提取出的。 因為石蠟價格便宜、本身無氣味、適合添加香料、著色性好、堅固且穩定性高等優點,所以常被用來制作香薰蠟燭。 但工業級石蠟是有毒的,燃燒時會產生黑煙、釋放有害物質,不環保,也對人體有害,尤其哮喘病、支氣管炎患者不宜使用。 香薰蠟燭的好壞,還在于精油。 有一些劣質香薰蠟燭用的是工業香精。工業香精不僅甲醛和苯酚超標,而且含有大量的檸檬烯,不僅會刺激雙眼、導致皮膚過敏,吸入后還可能引發咳嗽、惡心等癥狀,甚至有致癌風險。 2 香薰蠟燭另一大隱患就是引發火災 2024年10月 杭州一小區起火,據了解是一戶居民點燃了香薰蠟燭想給家里去味,不料引燃了床上的棉被,從而引發火災。 國內銷售的香薰蠟燭,其安全指標,需要符合GB/T 42385-2023蠟燭 防火安全規范的標準要求。其性能指標,根據罐裝蠟燭和造型蠟燭分別需要符合QB/T 2903-2007灌裝蠟燭和QB/T 2902-2007工藝蠟燭的輕工行業標準要求。 蠟燭 防火安全規范標準 GB/T 42385-2023的要求 除了以上防火安全要求,蠟燭的行業標準還對蠟燭的色澤、氣味、燭芯露出長度、燭芯偏心度、容器表面溫度、熱穩定性、光穩定性、燃燒性能、燃燒時間、凈含量等性能指標提出了要求。 3 香薰蠟燭怎么選?怎么用?哪些蠟材是天然無害的? 植物蠟,如椰子、大豆蠟,還有蜂蠟和棕櫚蠟,都是天然無毒的優質蠟材。 植物蠟(大豆蠟、椰子蠟),燃燒更充分、更持久,不易產生黑煙;溫度較低不易燙傷。但熔點低,易融化,精油容易揮發。 蜂蠟,燃燒時間長,且余蠟少燃燒效率高;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自然呈黃色,顏色選擇有限。 棕櫚蠟,堅硬不油膩;可塑性強,造型多樣;熔點高,燃燒性能穩定,香味釋放能力強。但易碎、不易運輸和保存;熔點過高,容易燙傷,而且市面上很難買到純天然的,大部分是合成的。 從健康環保及能效方面綜合來講:植物蠟>蜂蠟>棕櫚蠟。香薰蠟燭選購技巧總結 ● 植物蠟的更安全 ● 天然精油的更健康 ● 純棉燭芯最常用 ● 標簽注有標準號防火安全性更高 ● 陶瓷和玻璃罐的最為常見 ● 金屬罐的有燙傷風險 ● 塑料罐的易燃有火災風險 香薰蠟燭使用注意事項 ● 周圍不放易燃品保持通風 ● 人走火熄,人睡火滅,確保燭芯不會復燃 ● 第一次使用時建議持續燃燒2小時左右,以免形成記憶圈、影響蠟池消耗率參考文獻 [1] ASTMF2058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andle Fire Safety Labeling [2] ASTMF2417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Fire Safety for Candles [3] ASTMF2601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Fire Safety for Candle Accessories [4] EN15493:2019 Candles—Specification for fire safety [5] EN15494:2019 Candles—Product safety labels [6] RAL-GZ041 General Quality and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s
最近的衛生巾塌房事件讓女性們集體破防,要用半輩子的貼身之物,竟有諸多安全隱患。事件起因是一個博主偶然間發現衛生巾的實際長度與標注長度有偏差。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發現,市面上很多衛生巾不止“偷工減料”,pH值標準寬松等同C類,還存在熒光劑、增塑劑、甲醛超標等問題,還有某些品牌被爆發現蟲卵、蟑螂腿、用了過敏長火癤子…… 深藏于衛生巾中的衛生問題和安全隱患,讓女性們恐慌,并急于尋找更安全的替代品。那么,衛生巾事件中,我們應該關注什么?如何規避有問題的衛生巾?有哪些產品可以替代衛生巾?衛生巾塌房事件中的是與非長度虛標,偷工減料? 真相:「很多衛生巾的長度確實低于標注長度,但這并不代表不合規?!? 衛生巾的長度遵循的是國家標準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標準規定,衛生巾的全長偏差應控制在±4%以內。這意味著,只要測量結果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產品即為合規。 盡管相關品牌方聲稱其衛生巾長度符合國標,且偏差在允許的范圍內,消費者卻提出疑問,指出實際測量中往往僅存在負差值。 其實,大家之所以在意衛生巾的長度,是因為可能實際使用時,發覺吸收層長度并不夠用。而標準里的“全長”是指衛生巾的整體長度,而非“僅吸收層的長度”。 但值得關注的是,目前 20241954-T-607《衛生巾(護墊)》已處于積極的起草進程之中,這預示著衛生巾相關標準將在未來進一步得到完善與更新,大家對“吸收層長度”的訴求也許會被納入考慮。pH值標準寬松等同C類? 有網友質疑:衛生巾的PH值要求和非接觸性紡織品的C類要求一致,都是4.0到9.0之間,是否太寬松了?更有“衛生巾的pH值等同窗簾”的說法。 真相:「衛生巾和窗簾屬于不同的產品類別,應用的國家標準也不同,所以傳言的說法不成立?!? 作為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巾的pH值是衡量其與女性私密部位接觸時酸堿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國家標準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對其作了規定,應為4.0~9.0之間。大家不用過于擔心這個范圍太過寬松,因為4.0到9.0是相對中性或接近女性私密部位的自然pH值,能夠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和不適感。而且女性陰道內的乳桿菌可以將糖原轉化為乳酸,來維持陰道內正常的酸性環境,抑制其他病原體的生長,衛生巾的pH值并不會直接影響陰道的酸堿平衡。衛生巾中甲醛、熒光劑超標? 真相:「有執行標準號GB/T8939-2018,用起來更放心?!? 眾所周知,甲醛是一種有害物質,長期接觸能引起皮膚刺激和呼吸道刺激??蛇w移性熒光物質是指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遷移出來的可能會附著在皮膚上的熒光物質,尤其是對易感人群存在健康風險。 為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國家標準GB/T8939-2018《衛生巾(護墊)》規定,衛生巾中的甲醛含量必須≤75mg/kg,且不得檢出可遷移性熒光物質。 大家選購衛生巾時,可以要求商家出示依據GB/T8939-2018檢測并合格的證書,用起來更安心。 部分衛生巾中發現異物,懷疑衛生不達標,消毒級和醫護級更安心? 真相:「消毒級和醫護級的微生物指標要求更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中對婦女經期衛生用品(衛生巾)的等級劃分,衛生巾可分為普通級和消毒級。 另外,市面上部分衛生巾標榜為“醫護級”,這些產品通常遵循的執行標準包括團體標準T/NAHIEM 003-2017《醫護級衛生巾(含衛生護墊)》以及企業標準。 針對微生物學指標,上述兩個標準中的指標要求如下表所示: [1]致病性化膿菌指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溶血性鏈球菌。 通過對比發現,消毒級和醫護級在細菌和真菌菌落總數方面的規定比普通級更為嚴格;消毒級和醫護級的微生物學指標基本一致。所以,如果不考慮價格,更在乎衛生和安全性,消毒級和醫護級衛生巾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如何規避有問題的衛生巾? 1. 不要被三無產品趁虛而入 最近部分大品牌衛生巾塌房,很多不知名甚至三無產品趁虛而入,大家更要保持警惕。 一款合規的衛生巾,包裝信息必須按國家標準標注完整,須包含產品名稱、生產企業、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通常不超過3年)、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主要原料等關鍵信息,確保產品無污染、安全且信息透明。 2. 消毒級更安心 消毒級和醫護級的衛生巾比普通的微生物指標要求更嚴格,衛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 需注意,所謂的“醫用衛生巾”實際上并不存在,它不應與“醫護級衛生巾”混淆。而消費者所理解的產品實際是醫療器械二類產品中的無菌護理巾、無菌醫用墊巾等產品,其包裝上會有醫療器械的標識,如“X械注準X號”,并明確標注醫療器械類別。 3. 易過敏人群看這兩點 一個是材質上優選純棉或無紡布表層的,親膚性更好,過敏性更低。 一個是功效上,可以嘗試添加了植物精華并宣稱具有舒緩或抑菌效果的產品,或者選擇專為敏感肌膚設計的低敏無刺激衛生巾。 并仔細查看成分表,確認產品是否含有宣稱的植物精華或功能性成分;檢查是否有合理的檢驗報告來支持產品所宣稱的舒緩、抑菌等效果。 除了衛生巾還有哪些選擇? 除了傳統的衛生巾外,還有3種常見選擇:衛生棉條、月經杯和月經褲。 衛生棉條 不喜歡黏黏糊糊、對衛生巾過敏的姐妹可以嘗試,用起來更清爽,也適合運動或游泳時使用。但需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先做做功課。 月經杯 環保經濟,可以重復使用,可較長時間地放置在體內,有較好的吸液能力。 月經褲 月經褲是專為月經期間設計的護理產品,和衛生巾類似,具有三層結構以吸收和防止經血泄漏,適合流量多時或夜間使用。和衛生巾不同的是,它可以重復清洗。需要注意的是,月經褲≠生理褲,生理褲的材質和保養方式更接近普通內褲,可能有一定的防漏功能,但不如月經褲強,需要搭配衛生巾等其他產品一起使用。
毛絨絨的衣服和寒冷的冬天最配了,看著就很暖和。 但最近,一則“復合加絨面料含大量膠水和甲醛”的新聞沖上熱搜,網友紛紛表示“太可怕了”! ● 復合加絨面料真的甲醛超標嗎?● 買到甲醛超標的衣服洗洗就好?● 如何避免買到甲醛超標的衣服?事實究竟如何?跟著小S揭秘真相!復合加絨面料,真的甲醛超標嗎?真相:「得看實際工藝中用的是什么“膠”?!?復合加絨面料的加工工藝:將內層的絨面織物和外層的機織物或針織物粘結復合而成。用來粘結的膠水一般是熱熔膠,甲醛含量通常很低。但如果用的是易釋放甲醛的水溶膠,就可能檢測出甲醛超標。甲醛的危害甲醛超標的紡織品,在人們穿著和使用過程中,會逐漸釋放出游離甲醛,通過人體呼吸道及皮膚接觸引發呼吸道炎癥和皮膚炎癥,還會對眼睛產生刺激。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白血病、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等等。買到甲醛超標的衣服,洗洗就好?真相:「無法徹底清除?!挂环矫?,雖然甲醛易揮發且易溶于水,可以通過水洗祛除,但作為乙二醛類樹脂或丙烯酸類粘合劑的反應副產物,甲醛存在緩釋現象,水洗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衣服甲醛超標的問題。另一方面,甲醛超標的衣服,質量控制存在明顯漏洞,有可能同時存在其他有害化學物質比如重金屬、鄰苯二甲酸酯、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超標的情況,這些物質靠水洗是無法消除干凈的。如何避免買到甲醛超標的衣服?01 「從正規渠道購買,看安全類別,最好選A類」 從近3年公開發布的服裝類產品監督抽查數據來看,不合格案例中甲醛超標的案例有31例,占不合格總案例數的4‰。為了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我國實施了兩項重要的紡織品強制性標準——GB 31701(適用于兒童和嬰幼兒)和GB 18401(適用于成人)。 強標中對甲醛有十分嚴格的限量規定,對于安全類別標稱A類的產品,甲醛含量的限量為20 ppm,B類產品的甲醛含量不得超過75 ppm,C類產品則不得超過300ppm。 A類的要求最嚴格。適用于嬰幼兒的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成人和兒童紡織產品如內衣等最低滿足B類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成人和兒童紡織產品如外套等最低滿足C類要求。而且合規的產品,標簽上有產品名稱、廠名廠址和安全類別等信息,萬一遇到質量問題也能找到投訴和索賠的對象。02 「聞聞有沒有特殊異味,有的話謹慎購買?!?3 「可水洗的衣物建議先清水漂洗一下再穿?!?
冷空氣來襲,你的打底褲挑好了嗎?為了找出最保暖舒適、高性價比的打底褲,小S采購了羽絨褲、羊絨褲、羊羔絨褲、珊瑚絨褲和棉褲,5種常見材質的打底褲進行了測評。 以下是超級超級真實的測評反饋,希望能幫大家少走彎路、不踩雷! 羽絨褲 保暖王者,但要選對單看比較蓬松,顯得寬大,但穿上挺修身,質感不錯。但里料的材質不是很好,穿著癢癢的,有點扎肉。而且可能因為尺碼買小了、穿著太貼腿,所以感覺保暖性沒那么好,還有點掉襠。走路有輕微的摩擦聲。提醒: 1. 在相同面里料和填充相同重量填充物的情況下,羽絨褲一般比填充其他材質的褲子比如棉褲、羊絨褲,更為保暖。 2. 羽絨褲的保暖性主要來源于填充羽絨之間的靜止空氣。 3. 如果有絨絲鉆出面料外,長期下來會影響保暖性。 消費者建議: 1. -10°C以下的氣溫,羽絨褲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要選對。 2. 可以買稍微寬松點的,更蓬松,保暖性更好。 3. 注意查看面料的防鉆絨性如何。 羊絨褲 最具時尚感質感很好,穿上顯瘦,時尚度也高。體感挺舒服,不扎肉、不勒腿、不掉襠,也不起靜電。但保暖性一般,感覺適合0°C~10°C的氣溫,零下的天氣單穿可能會覺得冷、不抗風,適合里面加條薄秋褲、外面套長褲穿。提醒: 羊絨褲的保暖性和克重成正比,越重越厚實的羊絨褲越暖和。消費者建議: 1. 零下的天氣,克重最好選大于500g的。 2. 洗滌時不要高溫強力洗滌,不然容易縮水氈化。 羊羔絨打底褲暖和,還百搭羊羔絨是非常常見的打底褲材質。這款褲子的面料織得很密實,質感很好。內里毛絨絨的,穿著膚感很好,軟糯、舒適。保暖性也很好,僅稍次于棉褲。彈性中等,沒有壓力感,不勒腿。視覺上很顯瘦,能搭的造型很多。提醒: 羊羔絨打底褲的材質是人造的,此次測評的樣品含有聚酯纖維、粘纖和氨綸,結合了不同纖維的特性,耐磨性、彈性、柔軟親膚和吸濕透濕都不錯。消費者建議: 帶襪子的容易勒腳,不帶襪子的更舒服、百搭。 珊瑚絨打底褲性價比最高 珊瑚絨打底褲今年很火。 單看質感一般,穿上身還不錯,雖然淺色款不怎么顯瘦,但毛絨絨的很可愛。體感很舒適,綿軟貼身,彈性也很大,穿著沒有壓力感。而且因為是雙面起絨的工藝,保暖性很好,0°C以上完全夠穿。 綜合來說,性價比很高。提醒:如果這款褲子的主要材質是沒有經過特殊功能處理的普通聚酯纖維,那穿著時透濕性會比較差,也容易產生靜電。 消費者建議: 大家可以找找主要材質是經特殊功能處理的聚酯纖維的珊瑚絨褲。棉褲 保持蓬松,始終溫暖這款棉褲的面料是莫代爾,填充了100%的棉,穿著體感很舒適,軟糯、輕盈,保暖性也非常好,適合-10°C以上的氣溫穿。雖然視覺上沒那么顯瘦、時尚,但要顏值有保暖性,要時尚度有舒適性,性價比很高。提醒:棉褲的保暖性主要來源于填充棉之間的靜止空氣。 消費者建議: 洗后拍一拍,保持棉褲蓬松。測評總結:5種材質怎么選? 以上測評結果僅對此次測評樣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