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4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的預熱活動,5月23日,由上海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指導,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專精特新專委會主辦,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支持協辦的尋“新”求“綠”——工業企業綠色發展與應對策略主題論壇成功舉辦。SGS亞太區兼并收購和工業服務副總裁邢繼順先生受邀出席本次活動,就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對我國工業領域低碳發展的影響與應對策略建言獻策。
2023年,全球首個“碳關稅”即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開始試運行,征收范圍覆蓋“鋼鐵、鋁業、電力、水泥、化肥、氫”六大行業,基本涵蓋了所有基礎重工業品類。隨著CBAM覆蓋的范圍逐步向鋼鐵、鋁業、化工行業的上下游進行延伸,將會對中國工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消費國、出口國,積極應對國際氣候政策挑戰,將助力中國工業企業和產品保持國際競爭力。
SGS亞太區兼并收購和工業服務副總裁邢繼順指出: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出臺,將全球企業在產品制造碳排放方面拉到了同一標準線,對中國工業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提出了嚴峻挑戰。中國工業企業要積極應對,建立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并將CBAM對策納入企業碳資產管理的總體框架,依據CBAM法規和技術標準要求,盡快識別企業自身產品和歐盟碳排放基準的差距,通過產品創新、節能降耗等手段,保持中國企業的競爭力。
寶武-上交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教授級高工、氫能行業導師饒文濤博士表示:鋼鐵行業是碳排放的大戶,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減排的壓力日漸巨大,能源種類和結構也面臨轉型的要求。氫能是未來的基礎能源之一,可能新增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對于鋼鐵行業的減排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氫能產業與鋼鐵行業的耦合發展對鋼鐵行業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鋼鐵行業設備的更新將為鋼鐵龍頭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更多大中小融通合作發展的機會。
在圓桌討論環節, 企業嘉賓圍繞“生態創新賦能綠色供應鏈大中小融通發展”主題,從企業構建及融入綠色供應鏈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及機遇著手,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踐經驗,分享了大中小企業如何加強分工協作,共同構建綠色供應鏈的建設路徑。
此次論壇各方專家從應對碳關稅挑戰、標準體系建設、大中小融通合作、綠色生態鏈實踐路徑等各個方面,展開高水平的思想碰撞與觀點交鋒,對工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供應鏈管理提供了諸多有益借鑒。
關于SGS
SGS是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被譽為可持續發展、質量和誠信的基準。發展至今,我們的業務包含互聯與產品、工業與環境、營養與健康、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證、可持續發展、數字化技術與創新七大戰略版圖。SGS擁有99,600多名專業員工,分布在2,600多個分支機構和實驗室組成的服務網絡,致力于幫助全球客戶獲得商業成功和可持續發展。